正在阅读: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百年大埔大事记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资讯 / 大埔县 / 正文

h1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明代嘉靖隆庆万历百年大埔大事记

投稿 石區2022/03/29 15:00:0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 作者: 21369 阅读 0 评论 6 点赞
大埔湖寮古城是1600年前东晋义熙九年(公元413年)建立义招县,其间几变名称,万川县,县城设在湖寮古城城里。在近城北门边上仍有一段城墙基址(万川古城在1600年)广东南澳大地震中崩圯,剩下这城墙基至今也四百二十多年。
明 嘉靖初年,五百年前,重置海阳县分拆揭阳县知大埔县。县址选设茶阳,湖寮万川古城古称清远區同仁乡。一条韩江支流清远河绕城而过,穿过三硿,汇入三河,河岸一条梅硿古道,船达梅潭码头,再由担夫把货物挑入古城。古城吴蓝罗,从古城族谱里记一修(隆庆朝,由吴大奇教授倡修成谱)到二修三修……
从县志里记:
义熙九年义招县,县址在城里原《振芳堂》附近。在1601年县令王演畴登门拜访吴墀,在《振芳堂》,作五律《过吴孝廉振芳堂留提》一首:

不有袁安舍,几穷阮藉途。

园蔬和露剪,野榻藉云铺。

梦熟疑为蝶,诗成欲椐梧。

桑麻恃可问,何韦等筳庐。

南澳大地震后,1601年上任的县令,对吴墀的对震后重建,表示感谢。
大事记由教授吴大奇记:
嘉靖八年(1529年)天旱大饥,五,六月间,斗米银两钱,山无遗蕨,民采食竹实(米)盗四起。
嘉靖十年(1531年)暴雨大洪水。
嘉靖十七年(1538年)三月地震(第一次)。
嘉靖十九年(1540年)五月蝗吃禾尽。
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正月地震(二次)夏大旱直至秋。
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春旱,秋涝,大饥。
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正月十八夜,雷震,雹随雨下。
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十一月初一夜地震(三次地震)。
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四月大水掩县城(茶阳,教授长侄儿吴与言入邑痒,举家借住茶阳大埔学宫旁《吴氏宗祠》)民房被淹十之八九。损失之惨,前所未有。
嘉靖三十九年(1559年)八月倭寇入犯,在双坑驻扎四个月,县令马俶芳调泸坑关相,木窖陈村等在河头左右夹击,倭败而逃。(原木窖陈村,因生活所迫攻掠邑县,湖寨古城村民入龙潭寨避匪,并劝陈村改歪归正,在抗倭义勇中立功受到马县令奖赏。
嘉靖四十年,吴与言和一船大埔考生赴潮州府考乡试资格,船到丰顺产溪遇倭寇劫持为人质,吴与言与倭寇谈判,由他回埔求乡绅借贷赶回丰顺产溪从倭寇手里赎回同去一船的秀才。并由潮入广东贡院考举人当年中举。
嘉靖年间,大埔郑八等人组织农民起义,并改年号“造历″嘉靖四十一年(造历三年)被平定。吴与言母亲逝世(丁内艰)守孝三年。
嘉靖四十二年,(1563年)三河坝筑汇城并沿河建塔预警防倭患。
嘉靖四十四年,(1564年)吴与言孝满,赴京举进士,三甲进士赴湖北任湖广推官(法官)。
同年五月,大靖溪水暴涨,县城西门冲垮,比十年前大水高出尺许,被浸数日方退水。
隆庆二年,(1668年)任南京宁国府教授的吴大宾教授(吴大奇教授亲弟),转任兵部清吏府司员外郎的吴与言的父亲逝世。吴与言丁忧,回乡守孝三年。
隆庆三年(1569年),大事记作者吴大奇教授一修《吴氏族谱》修成,九月逝世。大事记由侄孙吴墀续写。三十年后万历十九年甲子,(1600年)广东,南澳大地震,福建,江西震感强烈,万川千年古城崩圯,至今已有四百佰二十二年。特以此记,纪念五次地震的大埔。(万历十八年地震四次,古城崩圯,十九年(1601再次地震,刚上任的县令上门感谢孝廉亚魁吴墀对灾民的施求。大埔客家大迁移始于明末清初的、连续五次大地震。
已有0人点赞

梅州在线网声明:本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出于向梅州广大市民传递家乡动态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本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,感谢您的配合。本站客服微信号:gdmzzx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